【台美關係,發!大!財!】
別懷疑標題,「發大財」的意思就是表現很棒、很好,但我們這邊還是要來解釋一下,畢竟我們之前的文章有說要來解釋,總不能富奸。
這幾天台美之間有幾件大事。首先是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(北協)將正名為「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」,第二是國安會祕書長李大維前往美國訪問,並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會面,第三則是國防部消息指出,我國的國軍人員可以「著軍服」公開地參加美軍的訓練活動。最後是FBI國家學院校友會亞太區訓練營第一次選在台灣舉辦,不僅有FBI有史以來最高層級來台,也共有亞太地區20多國、170多名高階執法官員參加。
文字版評論可參考這篇(https://pse.is/GF6DM),我們找合作者整理並刊在蘋果日報的文章,以下我們以Q&A的方式來為大家解說。
Q1:台美關係真的發大財、進展快速嗎?
A:是的。不只這些大事情,前陣子眾院剛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法,等同於是台灣關係法的升級版(詳見評論:https://pse.is/HGRBN、新聞:https://pse.is/HGL5F);美國眾院議長參加我們駐美代表處辦的酒會、還有層級很高的國務院官員參加(https://pse.is/HMKKA),有再前陣子幾位到美國參訪的地方首長(鄭文燦、柯文哲、林右昌)都可以公開地在美國行政部門建築裡面打卡,美國國務院甚至主動釋出包含部門主管在內的照片。這些事情都指出:台美關係正處在很好的狀態,而且逐漸地正常化、公開化。
Q2: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?
A:這些大事都是近來雙邊在各領域的關係持續進展的成果,一方面是整個國際風向的轉變(請參考我們的重磅打臉文:https://pse.is/HKSB6),一方面也是外交工作長期的努力累積。
Q3:美國是不是在「打台灣牌」?會不會把台灣賣掉?
A:從區域戰略的角度來看,面對中國,美國當然是在「打台灣牌」,在中美貿易戰的當下,美方釋出以上提到的各種公開消息,自然是有明確的目的。台灣身為一個小國,沒有什麼模糊或者中立的空間,我們在牌局上該做的事並不是持續地懷疑美國,而是要提升自己的重要性、讓自己無可取代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爭取理念相近國家的支持、制定海洋戰略,尤其要往「新南向」的方向去走,這跟以美國主導的、並已成為世界上多數大國的戰略趨勢是相符的。
Q4:其實就是大風向的轉變嘛!台灣就是運氣好。
A:不只是這樣子。首先,台灣在戰略大方向必須要跟得上世界局勢的變化,目前政府是有做到這點。過去幾年來,美國的政策界、行政與立法單位的政治菁英們對於台灣的外交戰略是高度肯定(我們當然也必須肯定馬政府時期的台美關係就已有很多進展,蔡政府的路線則是順應了國際大趨勢的轉變)。現在的國際局勢就是西方主要大國對中國開始採取謹慎小心的態度,美國直接以各種方式要求中國必須回應開放自由貿易、智慧財產權竊取的議題,而且還到處要求盟友表態,想想看如果我們在這種時刻是去承認一中原則、台灣屬於中國、然後乞求中國善意,那會是什麼光景 …(參考本站對自經區的評析:https://pse.is/FMBHD)
第二,外交人員及各界努力也是很重要。美國政策、媒體、政治界菁英們友台的展現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,而是要持續地有外交人員以及台美人社團們去維持和創造友好關係。外交人員們的工作大多數是機密,也不可能給大家知道他們在做什麼、跟誰見面或談了什麼啊 … 千萬別再質疑外交人員們了!
Q5:是嗎?但為什麼政府的人事案常被人抨擊?例如那些老藍男….
A:輿論常常對外交工作有所誤解,又或是不相信專業。就以近期事件的主角來看,李大維祕書長自從進到蔡政府內閣以來,就不斷被抨擊是所謂「老藍男」,只因他的國民黨籍身份(另外還有林全、馮世寬等人也是如此)。其實,用專業表現來評論一個人,真的沒有這麼難。另位主角是今年初才上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的趙怡翔,先前要上任時也受到諸多攻擊。事實上,現在對美外交工作,就是一個以常任文官為主體,加入政治任命的政務官共同分工合作的團隊。資深外交官熟知外交體系的各種眉角,年輕但歷練過國安幕僚角色的政務官則可以幫助團隊突破傳統。(本站論趙怡翔派任:https://pse.is/FD3KK)在許多時候我們要跟美方官員搭上線,是外交人員們利用各種管道努力而來的。
Q6:那台美關係之後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?
A:還有超多的啊!因為中共打壓的關係,台灣並不被視為一個正常國家,在許多地方我們只能有表面上的非官方交流,各種國家級的待遇都還要爭取。目前美國各界看得出來是有共識要繼續讓雙邊關係正常化(當然大家對於手段和速度是有許多討論),我們就是要繼續去規劃和爭取。目前對台灣影響最重大也最即時的可能是雙邊的貿易協定(FTA)的簽定,我方官員甚至是總統本人也強調許多次,或許會是下一個重大的階段性任務。
小結:就像我們先前講的一樣,目前台美關係的狀態就是「起飛囉!要抓穩囉!」但大家不要忘記,有網友提醒大家,現在起飛也有可能明年大墜機。這就要看人民的選擇以及主政者的智慧了。
所謂「一致對外」的態度很重要。美國現在兩大黨的政治人物、尤其國會議員,都很支持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的行動。台灣面對中國強力的統戰野心,更需要朝野一同討論因應策略。我們只希望有愈來愈多的人們可以接觸到國際新聞、看到國際上的「風向」是怎麼樣,然後可以思考自己國家在國際上的位置該是什麼。
photo credit: 美國在台協會 AIT